商贸及生产型企业供应链管理开放式平台
商贸流通型企业
个性定制业务型企业
业务流程管控型企业
涉外型企业
生产加工型企业
委外加工型企业
产销一体型企业
▪ 价格策略,价格跟踪,促销
▪ 出库流程,条码验货
▪ 草稿单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 会员营销,会员自动升级
▪ 订单到期报警
▪ 把控需求,智能补货
▪ 分类锁定优质供应商
▪ 价格跟踪,预设价格
▪ 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结算业务
▪ 回款超期统计分析
▪ 往来业务的核销
▪ 往来预警
▪ 严控支出,掌握资金运转
▪ 项目凭证业务处理
▪ 成本调价,成本重算
▪ 各仓库负库存分开管控
▪ 仓库预警、智能分析
▪ 序列号跟踪
▪ 把控需求,智能补货
▪ 满足自制生产和委外加工
▪ 随时调整生产流程
▪ 支持多级业务形态
▪ 支持以销定采、以销定产、以产定采
▪ 会员类型、充值管理
▪ 会员积分转储值
▪ 会员精准营销
▪ 商品的成本算法按需设置
▪ 基础资料快速导入
▪ 操作员权限个性化设置
▪ 数据权限范围管控
根据企业商品贸易所需,不同业务形态的商品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成本核算方式。系统提供“移动加权平均”、“先进先出”、“手动指定”,“按商品设置”成本核算法。
单据、基础资料均支持自定义字段设置,报表可统计查询相关自定义字段。支持设置自定义参数类型,满足对基本信息的多属性管理。
可预置多个会计年度,灵活实现企业的跨年度账务管理。实现企业标准财务的基础流程管理。
实现开单过程中,商品的多单位条码实时对货。
针对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精细化的系统配置,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序列号支持实现多序列号管理;制单和查询报表时都支持多序列号检索。
支持PAD、WAP访问。跨平台、跨浏览器的访问体验,随时随地了解企业经营数据。气泡提示、精准定位、快速录入,增加操作便捷性。自适应屏幕分辨率,根据需要放大或缩小窗口,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多语言翻译,支持全球不同国家、七十余语种用户,为全球范围更多企业提供信息化系统的无障碍沟通与应用交流,满足用户在信息系统应用时的个性化操作。
传统成本核算体系中,在制品成本的估算往往依赖于复杂的约当比例计算,这不仅耗时费力,还难以保证准确性。管家婆工贸PRO通过引入先进的分步成本核算理念,实现了在制品成本的实时追踪与精确计算。无论是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消耗、人工费用,还是制造费用的分摊,都能在系统内自动完成,无需再为约当比例的设定而苦恼。这不仅大幅提高了成本核算的效率,更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02联副产品成本分摊,让拆分性生产企业成本核算更加明晰制造费用的分配是成本核算中的另一大挑战。传统方式往往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如工时、产量等,难以反映真实成本结构。管家婆工贸PRO提供了多维度制造费用分配功能,支持按部门、工序、产品等多种维度进行费用分配,确保每一笔费用都能精准归集到对应的成本对象中。这种精细化的分配方式,不仅提高了成本核算的精度,还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成本分析视角,有助于企业发现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实现成本的有效降低。
企业简介组织架构管理诉求011、有零售和批发两种销售模式,想按照不同模式统计销售订单。021、商品种类多,库存管理杂乱。031、需要实现多门店的独立账款核算管理。3、与供应商、客户结算的账款不清晰。041、门店与总部的要货流程不规范导致传达不清楚,重复性操作影响工作效率。管家婆分销ERP A8+管家婆易零售,实现财务、业务、零售一体化管理。
二.数字化车间,中小企业迈向智能制造的第一步!除了能有效解决问题,从投入层面上来看,建立数字化车间也是中小企业迈向智能制造最合适的第一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金投入远低于预估,企业承受的压力以及风险也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对人员水平的要求也没有那么急迫,不会让企业组织结构伤筋动骨。(数字化车间建设现状)数字化车间一般包含工艺文件远程下发、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生产过程可视化、设备管理信息化等几个要素。1、在生产线上,操作工可以通过显示屏查询产品工艺文件,确保产品质量,不仅避免了因装配质量造成的返工、交期延误等风险,还减少了材料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率;2、生产数据通过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实时采集到ERP信息系统中,让数据流动起来,各岗位数据共享,减少了人工查询的时间浪费,也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了真实准确的数据;3、生产设备一般都是工厂中价值最高、数量最多的固定资产,通过信息化管理来指导设备的维修保养,能将设备利用率最大化,明显提升设备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维护成本。工信部报告数据显示:数字化车间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1、生产效率提高10-30%2、计划质量提高25-70%3、经济效益提高10-25%4、生产灵活性提高15-60%5、生产周期降低15-40%6、产品准时交货率提高15-40%.......通过数字化车间建设,管理者能做到“看得见,说得清,做得对”,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敏捷、高效,对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同时,也能让ERP系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为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管家婆工贸推出掌上工厂、电子看板等车间现场应用,与工贸ERP系统无缝集成,帮助中小企业构建数字化车间,打造适合中小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生态体系。掌上工厂可安装到工控机或平板电脑中,车间人员可随时查询、采集生产数据;同时预留与数字化设备的接口,通过二次开发可自动对设备数据进行采集。掌上工厂还支持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远程下发以及对生产过程的追溯,包括产品各工序信息追溯,材料耗用追溯以及质量追溯等;还可扫描设备二维码,查询设备保养信息及相关参数状态,实现生产设备管理信息化。而电子看板则通过大屏幕实时展示出生产进度、生产效率等,将生产过程可视化。智能制造毫无疑问是制造业未来的方向,也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过程。企业管理者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对企业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由易入难,踏实前行,智能制造离我们并不远!
场景1调单开票适用于向客户快捷开具电子发票的场景, 如3C数码、医药器械、零售行业等,还可以通过打印开票码让客户带回家,填写开票信息后再开具发票。针对企业固定时间内集中批量开具发票,财务根据业务系统单据批量导入待开单据,生成预览样张发票,确定无误后一键批量开具发票。场景4手工开票企业临时的单张发票开具时,填写开票企业抬头,填写开票金额快速开具发票。可直接在该页面开具折扣票、清单票。一个网址多个操作员共享使用,填写内容或是调单快速开票。场景5异地开票该场景适用于疫情下的各个场景,只要税盘在联网状态下,异地登录系统即可直接开具发票,不受时间、空间、地点限制,让发票开具更加简单便捷。全场景开票给企业带来的好处>>01简化开票操作流程,降低人力成本减少开票作业环节,无需专设开票专员,批量开票,每分钟可开具80-100张发票。1人可管理多家企业发票,简化操作,降低90%人力成本。02智能化操作,减少出错率订单可实现价税分离、折扣、合并拆分功能,智能税收分类编码的匹配。03打破企业财务与业务间的信息差标准API接口对接第三方系统软件,轻松实现与主流软件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票据的快速开具及数据的回传。04开票后即时交付,提升客户满意度手机联动快速智能开票并推送至客户邮箱,发票池集中管理开具的所有发票,可快速实现打印、电票批量下载、发送至邮箱等。END
应用场景企业生产的模型通常会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材料产出一种产品;一种材料产出多种产品;多种材料产出一种产品;多种材料产出多种商品。我们把他归纳为:1:1、1: n、n:1、n: n。在这四种模型中,大多数的生产管理软件的设计均以解决第1、3两类生产为主(即离散型制造企业),对于多产出的情况少有涉及。而生产企业则采取组装拆卸的方式变通进行管理。在工贸PRO产品中对这两种情况推出了专项解决方案——联副产品解决方案。应用价值一物多产出或多物多产出的时候,产出物属性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联产品,产品与产品之间不区分主次,例如将钢卷切割成不同规格的板材。有的产品之间是存在主次之分的,例如在切割过程中会产出边角料。联副产品之间存在成本分摊标准不一致问题,通常情况下联产品的分摊与产出物和材质本身相关,例如铝材切割成不同规格的板材时,其面积的大小往往可以作为分摊的依据,而在化工产业中原料产出往往又是依据产出物的价值本身来分摊成本。而对于副产品(如废品)则需要按可变现价值作为主产品或联产品的扣除依据。在工贸PRO中不仅对联副产品本身的产出数量进行了计量,同时考虑到了联副产品的不同特点,成本计算有不同的方法和依据,按照标准化的操作,灵活设置公式,从而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解决了联副产品成本分摊的难题。业务流程业务操作1.应用中心安装好[根据副单位计算联副产品成本]插件。2.在存货档案中给副产品设置参考成本,点击基础资料-存货资料-存货档案,找到副产品指定参考成本。3.下达一张带有联副产品的生产任务单;并将工艺路线的主产品放在第一个,如下所示:4.在工艺交接单中,右键单据格式配置出产品规格、副单位数量列,并且给副单位数量设置相应的公式(根据副单位数量实际业务情况进行公式设置),如下所示:5.单据保存审核后,进行成本计算,通过耗用材料的成本扣减副产品(废料)成本后,主产品、联产品根据副单位数量比例分摊剩下的成本,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