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供应链运营与管控平台
多组织架构
批发,零售,商贸流通
线上线下全渠道
业务财务、简单生产
核心业务流程管理
▪ 零售POS无缝对接ERP
▪ 价格策略,促销方案
▪ 出库审批,价格跟踪
▪ 多销售模式,多维度核算
▪ 灵活调整应收应付
▪ 多种结算方式
▪ 获利返利,价格保护
▪ 实时掌握资金状况
▪ 集团汇总,分支机构独立核算
▪ 凭证模板支持多种核算模式
▪ 报表多维查询,期末对账便捷
▪ 出纳管理现金银行收付
▪ 日清月结,实时掌握资金流动
▪ 把控采购流程管控
▪ 分类锁定优质供应商
▪ 采购报价,分类制定
▪ 资金支付规避拖欠
▪ 严控费用支出
▪ 实时掌握资金运转
▪ 多种业绩提成方案
▪ 多种业务费用核算方式
▪ 资产精细化管理
▪ 资产卡片标准管理
▪ 卡片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
▪ 多机构多仓库调拨
▪ 仓库分类成本核算
▪ 商品组装拆装生产
▪ 物流运输分拣装货
▪ 会员类型、积分、充值
▪ 会员分析,会员营销策略
▪ 多种维修业务流程管控
▪ 多种维修报表
▪ 基础资料快速导入
▪ 强大权限管理
▪ 单据个性化配置
▪ 运维平台保证数据安全性
实现集团对分子公司、事业部、办事处等机构的独立核算,及全集团机构业务、财务数据汇总分析。
实现集团对供应商询价、报价、比价,完成集团采购管理。
透视集团库存全局规划,智能补货,库存预警、库龄分析,提升存货周转率。
实现企业新零售业务拓展,融合线上、线下渠道。
集团业务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从业务、凭证记账到报表的全程自动化。
高级价格、促销、会员价、价格跟踪、最近价、物价信息等多种价格体系;多种组合的业务模式。
完备的序列号管理,贯穿采购、库存、零售、批发、借欠等环节,清晰跟踪每个节点状况。
实现集团在同一平台多种业务扩展;多级权限及角色管理,专业化分工、工作流管理;自定义多属性,单据报表多样化。
1st深度调研,细致沟通让每一个需求有处安放初上系统伊始,管家婆实施人员按照T9的标准流程对客户进行了全流程重造。但随着运行时间的拉长,我们很快发现这一模式仅仅让此前杂乱的销售数据与客户往来数据有了精准的呈现,而作为管理重点的生产流程却仍是一片混乱。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基础资料建设。2nd抽丝剥茧,层层优化让每一项管理行云流水① BOM简化针对目前必须100%清晰的管理库存物料进行真实命名,如BOM中的成品为“SG096咖”,半成品为“SG096亚克力框”“SG096灯罩”;其他用于组装“SG096”的各种特定、异型的自制零部件、材料全部采用一个虚拟存货代替(0601自制件)代替,无需独立建立这一类的自制半成品存货。②车间概念优化结合BOM结构,设计三个车间:五金车间、灯罩车间、灯框车间,针对这三个车间下达对应存货的生产任务单;其他车间设计为工序,整合到成品灯的工序计划中。③工序、工序计划整合把原有各个自制零部件、各个车间的不同工艺以及是否外协进行优化整合,结合优化后的BOM,针对成品设置对应的工序计划。3rd深入车间,管理升级让每一步操作灵活简单随着车间移动管理需求的增加,时光皓韵在2020年上线了管家婆物联宝APP,与工贸ERP系统无缝集成,让企业管理随时随地发生,大大简化了操作,提升了效率。
E.N.D
一飞检新政落地,助推行业质优为先3月14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办法》共5章32条,规定了飞行检查的遵循原则、启动条件、组织方式、检查要求、检查程序、问题处理等内容,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办法》正式出台,对医保资金监管领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为飞行检查走向规范化提供重要参考标准。二聚焦规范要求,解读“必修”重点有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以来,全国累计检查定点医疗机构318.9万家次,处理154.3万家次,追回医保资金771.3亿元,曝光典型案例24.5万件。这些违规案例大多不是医疗机构主观、恶意骗保造成的,而是对医疗收费政策不理解、对医保支付政策未吃透导致的。由此可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明晰和掌握《办法》要点,能够避免因“不知”被飞检“误伤”。那么,《办法》对医保飞检具体做出了哪些“规范”要求?值得医疗机构去关注的注意事项又有哪些?今天就来与大家共同学习。1.监管风暴来袭,“启动”条件已定《办法》明确,只要有下列情形之一,包括群众举报、大数据监控、媒体曝光,或是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将直接开展检查。国家将加大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医保基金监管,同时,以信息化手段为加持,违规行为更容易被发现。因此医疗机构务必做好信息化建设,在高效维护日常运营管理的同时,提前甄别医保违规行为。2.“检查”有流程,被查应配合《办法》规定,被检查时,医疗机构应及时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文件、记录、票据、凭证、数据、病历等相关材料」,当飞检组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提供基于数据和证据的解答。对不配合检查、未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无正当理由拒不认可检查结论的,将被飞检组记录并移交被检地医疗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置。因此,不配合检查也是万万不能的。对此,医疗机构应及时做好问题点的提前摸查,尤其是提前自查进销存、病案数据、费用清单等。3.辖区全覆盖,侥幸心理不可取过去,飞检往往抽取一家医疗机构检查,但“辖区全覆盖”趋势下,检查机构颗粒度更细,“侥幸心理”万万不可取,医疗机构从日常管理做起,重视医保合规。三千方躬身入局,助推机构无痛转型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医疗机构必须摒弃旧有观念,拥抱数字时代浪潮,推动信息化系统建设,才能更高效及时发现合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在国家飞检来临之前,将违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千方百剂进一步挖掘医药管理系统的应用潜力,开发了进销存软件,将采购、入库到后续的销售、售后等各个节点,统统纳入这套管理系统中,方便医疗机构及时准确核对。将滞后、被动的质控转变为事中、主动的干预,助力提升医疗机构的主观能动性。(1)除了提供采购报表、销售报表、库存报表,还提供医保进销存查看报表,一张报表即可看到商品的出入库以及库存记录。(2)提供批次追溯报表,对药品的购进渠道和质量可以追溯到源头。(3)提供批次跟踪查询,通过提供的批次追溯到对应的采购单以及当时采购的供应商以及成本,方便检查加价率的问题。只有对医药行业时刻变化的政策有深刻理解,修炼不断探索新功能系统的内功,才能帮助客户及时应对,无痛转型。千方始终以国家政策和标准为锚,助力医药机构完成实现业务高效合规的信息化“必修课”,经得起医保局和药监部门的严格检查,放心经营,长久发展。
二.数字化车间,中小企业迈向智能制造的第一步!除了能有效解决问题,从投入层面上来看,建立数字化车间也是中小企业迈向智能制造最合适的第一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金投入远低于预估,企业承受的压力以及风险也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对人员水平的要求也没有那么急迫,不会让企业组织结构伤筋动骨。(数字化车间建设现状)数字化车间一般包含工艺文件远程下发、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生产过程可视化、设备管理信息化等几个要素。1、在生产线上,操作工可以通过显示屏查询产品工艺文件,确保产品质量,不仅避免了因装配质量造成的返工、交期延误等风险,还减少了材料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率;2、生产数据通过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实时采集到ERP信息系统中,让数据流动起来,各岗位数据共享,减少了人工查询的时间浪费,也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了真实准确的数据;3、生产设备一般都是工厂中价值最高、数量最多的固定资产,通过信息化管理来指导设备的维修保养,能将设备利用率最大化,明显提升设备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维护成本。工信部报告数据显示:数字化车间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1、生产效率提高10-30%2、计划质量提高25-70%3、经济效益提高10-25%4、生产灵活性提高15-60%5、生产周期降低15-40%6、产品准时交货率提高15-40%.......通过数字化车间建设,管理者能做到“看得见,说得清,做得对”,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敏捷、高效,对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同时,也能让ERP系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为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管家婆工贸推出掌上工厂、电子看板等车间现场应用,与工贸ERP系统无缝集成,帮助中小企业构建数字化车间,打造适合中小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生态体系。掌上工厂可安装到工控机或平板电脑中,车间人员可随时查询、采集生产数据;同时预留与数字化设备的接口,通过二次开发可自动对设备数据进行采集。掌上工厂还支持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远程下发以及对生产过程的追溯,包括产品各工序信息追溯,材料耗用追溯以及质量追溯等;还可扫描设备二维码,查询设备保养信息及相关参数状态,实现生产设备管理信息化。而电子看板则通过大屏幕实时展示出生产进度、生产效率等,将生产过程可视化。智能制造毫无疑问是制造业未来的方向,也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过程。企业管理者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对企业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由易入难,踏实前行,智能制造离我们并不远!